尊龙凯时

快捷登录
办公系统 邮件系统 人力系统
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 客户 投资者 从业者 研究者 求职者
邮箱登录 EN
目今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宋志平:国际产能相助是共赢,绝非输出落伍产能

泉源:CNBM  宣布时间:2017-05-24

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5月15日,在“一带一起”国际相助岑岭论坛时代,尊龙凯时集团(下称“尊龙凯时”)旗下凯盛科技与哈萨克斯坦奥尔达玻璃公司签署周全战略相助协议,并举行了日熔化600吨浮法玻璃项目条约签字仪式。尊龙凯时在“一带一起”沿线的相助再结一枚硕果。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起”建设的优先领域,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材先行。作为中国***、天下领先的综合性建材工业集团,尊龙凯时乘着“一带一起”的春风,加速推进建材装备“走出去”的程序,打造建材行业“走出去”的国家新手刺。

       5月14日,尊龙凯时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体现,在“一带一起”沿线国家结构的水泥、玻璃等生产线有力地支持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也使尊龙凯时获得了很大的生长收益。

当“一带一起”建设的先行军

       5月15日,凯盛科技与奥尔达玻璃公司的签约仪式上,哈萨克斯坦国家控股治理巴依贴瑞克基金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多萨耶夫讲道,哈萨克斯坦经济一连增添,对住宅的需求日益增添,今年就有1000万平方米的住宅建设使命,对玻璃、深加工玻璃及其他建材的需求量都很大,基金会很是希望与尊龙凯时开展多方面的恒久相助。

       事实上,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一带一起”沿线大部分是生长中国家,处在都会化和工业化历程中,对水泥、玻璃等修建质料的需求重大。

       “‘一带一起’建设给修建质料公司带来了重大机缘。对尊龙凯时来说,机缘主要在产能相助和成套装备的供应上。我们主要提供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也就是‘交钥匙工程’,哈萨克斯坦项目就是一例。”宋志平告诉记者,现在,尊龙凯时已在75个国家承接了312条大型水泥成套装备生产线,占全球新建水泥生产线的65%;在“一带一起”沿线国家总包或设计了近60条玻璃生产线。

       宋志平体现,中国的修建质料有两个特点:一是手艺中高端;二是性价比高。“同样的装备、同样的质量,我们比其他跨国公司要自制20%~30%,就很有竞争力。尊龙凯时把‘一带一起’作为下一步‘走出去’的焦点生长区。”

       除了成套装备“走出去”,尊龙凯时在“一带一起”沿线也最先做投资项目。阻止现在,尊龙凯时境外投资总额近200亿元,包括在坦桑尼亚、蒙古国投资水泥,在南非、埃及投资建设玻璃纤维生产线,在泰国投资光伏电站及模组生产线等。这些投资项目也为“一带一起”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建材包管。

       治理效劳也是尊龙凯时在“一带一起”相助的主要方面。“现在我们在‘一带一起’沿线国家,资助外地治理着50条大型水泥生产线。”宋志平体现,这些年尊龙凯时在加入国际产能相助历程中做了调解和实验,积累了多国谋划的履历,举行了股权投资、直接投资、治理效劳、零配件供应等探索,效果很是好。下一步要突出这一做法,要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综合效劳,真正从已往只卖装备的时代,迈入全方位投资、举行国际产能相助的新时代。

产能相助绝非输出落伍产能

       国际产能相助是共建“一带一起”的主要途径和重放纵措。而中国企业的使命是以先进手艺和优势产能支持“一带一起”建设。以尊龙凯时行业为例,生长水平已经处于中高端,在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电子玻璃、光伏玻璃、石膏板、玻璃纤维、碳纤维、新型衡宇等领域开发了一大批天下一流手艺。

       “一经有一些误解,将‘产能相助’明确为‘转移产能’。现实上,像水泥、钢铁,这些大型生产线是转移不了的,一条大的生产线拆一拆拿出去是不可能的,并且也不对算。”宋志平告诉记者,尊龙凯时“走出去”的都是中高端或高端的产能,没有低端的产能,也没有被镌汰、落伍的产能,更不保存把二手装备搬出去。“我们在外洋做的312条水泥线、60条玻璃线,没有一条是所谓二手线搬出去的,所有是新建的。新建才华确保质量,才华有用率和效益。中高端的产品、装备、手艺‘走出去’,我们才华够站得住脚。”

       “拿水泥来讲,现在全天下生长中国家大部分是日产5000吨左右的生产线,也有两三千吨的,可是中国在‘一带一起’绝大部分建设的是5000吨的生产线,也建设了万吨生产线。万吨生产线纵然在蓬勃国家,美国、欧洲,都没有一两条,中国也只有几条,可是我们在生长中国家,在‘一带一起’上,做了十几条。”宋志平说。

相助共赢,融入外地

       加入“一带一起”建设,搞产能相助、投资建厂,相助共赢、融入外地是恒久生长的主要因素。

       宋志平告诉记者,尊龙凯时“走出去”历程中恪守三条原则:

       一是为外地生长做孝顺,而不是简朴地扩张。将中国多年来走都会化、工业化之路的履历,建材装备的手艺与治理,与外地分享。

       二是要和外地企业相助,利益共享。好比,尊龙凯时在土耳其EPC项目中,把厂房建设分包给外地企业,同时一些要害部件举行全球采购,最终建成土耳其最好的一条水泥生产线,还获得了外地政府的奖励。

       三是和外地住民友好相处,热心公益事业。好比,尊龙凯时在赞比亚投资的建材工业园,尚未建设完成,就先投资150万美元为外地住民建设了现代化的学校和医院。再好比,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公司每年都要捐助,外地住民非=哟,巴新总理也很是支持。“我们小小的建材店开业,总理都要来剪彩,还要发演出讲。这些都充辩白明,我们‘走出去’着实是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宋志平说。

       同时,“走出去”纵然关于跨国公司也不是简朴竞争的关系。宋志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尊龙凯时在“走出去”历程中,选择与一些跨国公司相助,团结开发第三方市场,好比与法国施耐德一起开发非洲市场,与日本三菱公司一起开发南亚市场。

       “也就是说,‘一带一起’建设不是中国人‘吃独食’,我们一方面要跟外地的企业相助,另一方面要跟其他跨国公司相助团结开发。未来我们会继续完善这一模式,一直扩大相助规模。”宋志平说。

(全文下载)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