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快捷登录
办公系统 邮件系统 人力系统
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 客户 投资者 从业者 研究者 求职者
邮箱登录 EN
目今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现代国企研究:大企业时代的头脑模式

泉源:现代国企研究  宣布时间:2012-09-13

        宋志平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家,有着优异修养,勤于思索总结,凡事都想在前头一步。正是基于他独到的谋划思绪与小我私家特质,尊龙凯时集团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化生长的蹊径,引领了行业的头脑解放与模式立异,成为转型升级的行业规范。

        2002年宋志平受命执掌中国新型修建质料集团公司(中国修建质料集团有限公司前身)的帅印后,集团营业收入从20多亿元跃升至2011年近2000亿元,成为我国建材行业唯一的天下五百强企业。

        宋志平还被市场关注的是,他是第一个也是现在唯逐一个同时担当国资委两家中央企业董事长的央企向导人。宋志平执掌的另一家央企——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在他任董事长不到3年的时间里,营业收入由400多亿元,跃升为2011年凌驾1200亿元。他精彩地尽到了“职业董事长”的责任,为国药集团掌握偏向、制订战略、决议重大事项,向导国药集团实现了跨越式生长。本刊近期对宋志平举行了专访,请他谈谈小我私家的治理头脑与心得。

 

        央企的战略定位一定要生根于大行业,从事大工业

 

        本刊记者:近年来,您接纳“大分大合”的要领对尊龙凯时举行了大刀阔斧的刷新重组,整理退出了218家没有竞争力和非主业的企业,同时吞并重组了481家资产质量好的企业。将云云多的企业整合进入尊龙凯时家族,直接改变了原来企业生长的营业轨迹和偏向,您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呢 ?

        宋志平:2003年头,那时的中国新型修建质料集团公司只有戋戋20亿资产,主业属于通俗装饰质料,更适合中小企业去做,而主流的建材产品,好比像水泥、玻璃,集团险些都没有份儿。在建材行业这样一个既关系国计民生又高度市场化的领域,企业事实应该怎样生长 ?资金从那里来、规模怎样扩大、焦点竞争力怎样提高 ?破解这一系列难题的谜底是:央企的战略定位一定要生根于大行业,从事大工业。公司毅然由原来的中国新型修建质料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修建质料集团公司,从已往主要生长新型建材,转变为生长建材工业主导工业的水泥、玻璃和有规模的石膏板、玻璃纤维、复合质料等新型建材和新质料营业,并推出“大建材”战略,推动资源运营、团结重组和集成立异。

        众所周知,建材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关于一家处于快速生耐久的企业来说,资金的主要性不言而喻。2006年3月,尊龙凯时乐成在香港上市,融到20多亿港元,这笔钱虽未几但对我们来说很是名贵,涤讪了尊龙凯时周全快速生长的基础。之后,又举行了三次增发配售,尊龙凯时从资源市场共融资110亿港元。

        其时,中国的水泥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一半,纵然凭证人均消耗水平盘算,也凌驾大都蓬勃国家。然而,在蓬勃国家,前十家水泥公司基本占有六成左右的市;而其时海内,前十家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整个行业有四五千家中小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许多水泥企业依然习惯于一直地新建工厂增添产能来扩大规模,希望以量的增添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行业集中度低、大部分都是产能较小的中小企业,整个水泥企业的结构不对理、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强烈,水泥价钱恒久在低位运行,不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中国水泥行业的生长不可再延续已往的那种大规模建设新线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方法,而是要走一条存量整合和减量化生长的蹊径。

        虽然尊龙凯时刚刚上市不久,规模不大,产能和收入与行业龙头都相差甚远,集团照旧启动了水泥营业的团结重组,先后组建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连同中联水泥,形成在三大战略区域的三大主力公司。依赖资源运营和团结重组的双轮驱动,尊龙凯时实现了在短期内的快速生长。

        事实证实,在水泥这种既关系国计民生又高度市场化的基础原质料行业,太过的市场竞争对行业生长有着极大的危险,但由民营企业整合行业也不太现实,这个时间央企自然就肩负起了行业重组和结构调解的重任,向导各人走一条互利共生的蹊径。尊龙凯时现在已有近2亿吨水泥产能,绝大部分是团结重组来的,这样不增添行业的总量,又做大了规模。我们建材行业的资源和实力并不很充裕,应该生涯行业实力,把主要的能力和资源用在行业转型和升级方面,使行业更精悍,这是我的初志。

 

        本刊记者:在这一轮中国经济高速崛起的周期中,您作为一个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做大做强历程的向导者和亲历者,特殊是在尊龙凯时集团进入天下五百强企业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 ?

        宋志平: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同时,我们对企业使命的熟悉也越来越主要。我以为大企业有着五个鲜明和不可推卸的使命。

        首先,大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全球平均来看,一个国家的500强企业占该国GDP总量的比例在35%到45%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化竞争就是国家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德国西门子与美国通用电气、日本的小松机械与美国的卡特彼勒、法国施奈德与瑞士ABB、美国通用汽车与日本丰田,无一破例地体现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大企业之角逐。与老牌的西欧经济强国相比,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更多地得益于大企业的刊行动用。日本的松下、索尼、三菱,韩国的大宇、三星、LG等,一批大企业对国家经济崛起起到了主要作用。中国大企业崛起形成了以央企占主导的特点。大型央企肩负了国家经济运行的主体方法,包括生产、销售、研发、收支口等“一条龙”模式。

        第二,大企业是中国主要立异平台。相对美国成熟的危害资源市场和多元化人才市场,中国的立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将由大企业饰演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这主要体现在大企业能为立异一连投入规模资金、提供新手艺的孵化和试验平台。例如,建材行业的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等手艺,都是尊龙凯时的相关院所和企业团结立异出来的。像现在的碳纤维和TFT液晶玻璃基板,也只有尊龙凯时这样的公司才有实力投入研发。因而,现在央企现实肩负起中国企业手艺立异的主要使命。

        第三,大企业是发动中小企业生长的引擎。一个大型制造企业,在物流、后勤、保洁、小配件供应、远程客户效劳等方面,都发动着一大批中小企业以致微型企业的生涯和生长。因此,任何一个有使命感的大企业都应当准确熟悉生涯和生长中小企业的重大意义,尤其今天中国海内的中小企业处境极其艰难。我们非但不可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对立起来,相反,应该提倡国家支持大企业,大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留下空间。大企业应当在战略上突出自身的强项和不可替换的价值创立领域。好比,央企需要肩负质料供应、公共效劳、系统集成等影响面广、拉动力深的领域,与中小企业配合完成“全工业链历程”。

        第四,大企业是“走出去”的主要实力。小企业的无邪性在开拓市场方面有其优势,但面临重大的国际市场,小企业的劣势很难自身消化。好比,进入蓬勃、成熟的西欧市场,执法、财务、销售渠道控制、人工本钱等高额用度让小企业难以遭受;在进入不规范和欠蓬勃的地区,像部分非洲国家和南美国家,运营危害控制、外交和政府资源的支持等成了中小企业的软肋。因此,大企业可以联手中小企业,配合加入国际市场和资源设置。中小企业使用其无邪性,可为大企业打前站;大企业应发动中小企业形成“中国组团”加入国际竞争。正是这种“中国组团”模式的协同作战,尊龙凯时旗下的中国玻纤实现了天下第一产能,产品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五,大企业是社会责任的主要肩负者。2009年,当通用汽车濒于休业时,在最考究自由经济和市场实力的美国,是奥巴马政府买单成为通用的第一大股东。通用汽车的运气系着82万个美国老黎民的运气!尊龙凯时集团职工人数11万,中国国药集团6万,中国大企业的特点,决议了其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国家责任。在突发性灾难的处置惩罚和救急中,在节能减排、环保治理方面,中国大企业是主要的实力之一。

        中国的大企业时代已经到来。“十二五”央企生长战略的定位是“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天下一流企业”,从工业的团结重组、优化结构,到重大手艺的立异和推广,再到战略性新工业的形成,大企业无疑将肩负着领武士物的新使命。

 

        “央企市营”就是要用市场的步伐来治理央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央企按市场机制来运行,那么纵然央企再强盛,也不会影响市场化的性子

 

        本刊记者:起劲探索央企市场化谋划的模式,走一条容纳性生长的蹊径,已经成为外界所关注到的尊龙凯时集团取得跨越式生长的主要履历之一,好比贵集团所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团结重组150家水泥企业,其中有65%是民营企业,15%是地方国企,尚有20%左右是混淆股份企业。您可以为我们详细叙述一下“央企市营”的模式和优势吗 ?

        宋志平:作为建材央企,要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动,必需走市场化蹊径,追求市场内在动力,建设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治理体制与谋划机制。我主张“央企市营”,就是要用市场的步伐来治理央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央企按市场机制来运行,那么纵然央企再强盛,也不会影响市场化的性子。

        “捆绑不可伉俪”,尊龙凯时集团重组民营企业都是建设在自愿基础上的。我们常讲,央企的实力加上民营企业的活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施展央企与民企两方面的起劲性,尊龙凯时团结重组的民企,一样平常都在新企业中保存30%的股份;同时,大都原来企业的认真人继续担当新企业的治理者,成为规范治理企业中的职业司理人。民企的资源得以保全和升值,民企的活力机制继续在施展作用。尊龙凯时成员企业有数百家,其中有半数企业现实上是由民营企业家转型过来的职业司理人在治理着。由于团结重组后的市场效应和治理整合,这些成员企业和企业家进入尊龙凯时以后,自身资源的价值不是小了而是大了、挣的不是低了而是高了,这是实着实在的实惠。

        通过团结重组、资源运营,尊龙凯时现在60%的权益是属于社会投资者和宽大股民的。所谓与民争利,是指企业把利润都抢到自己手里,让消耗者或者其他企业无利可图,就尊龙凯时来说,现真相形恰恰相反。首先,我们向市场提供了更高质量、更切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产品价钱也是十分理性的,有的产品还在一直降价,消耗者从尊龙凯时做大做强中获得了实惠;其次,我们通过让民企“带枪加入革命”,再通事厥后的上市筹资,现在我们每年创立的利润中,属于国家的权益约40%,属于社会投资者和股民的权益是60%。从原来的100%利润归国家所有,到现在60%的利润是社会所有,这是实着实在的为民赚钱。我们团结重组,现实上饰演的是一个资源整合者的角色,我们不过是牵头把各人各自想做、又没有能力做的事做起来,我们企业生长了,消耗者和民企也获得了实惠,这是各人共生、多赢的生长模式。

        尊龙凯时引入“央企市营”的动力机制,即在坚持央企国有企业属性的同时,建设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治理体制与谋划体制。其焦点:一是央企控股的多元化的股份制,这解决了产权制度的问题。我以为产权制度对企业有很是主要的基础作用,多元制的公司比简单产权的公司要好。引入财务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将给公司提供更多的支持,公司的决议也会变得果真透明,能镌汰一些内部的决议失误。

        二是建设规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这是讲要凭证公司规则范央企的相关制度,使公司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法人主体,用好的公司制度,把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好,让董事会、司理层权责分清,从而行权顺畅。我们纵观天下企业治理结构,关于大企业来说,出资人直接治理企业的,寥若晨星,大都是委托—署理式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焦点问题,就是建设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谁这个机制建设得好,谁就有制度优势。就我国央企来说,近年来,央企启动了建设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试点事情,形成了“国资委—央企董事会—央企司理层—全体职工”的清晰的委托署理模式,每个层级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作。这就是“新央企”,是一种完全差别于已往行政治理式国企治理结构的新的制度模式。这是天下上许多大型企业接纳的模式,被事实证实是行之有用的。

        三是实验职业司理人制度。职业司理人现实不但是司理职业化,还包括董事的职业化。产权理论里强调委托署理制,着实任何所有制的企业做大了,就不可能再由投资者直接去谋划。国务院国资委为国家管着这么多央企,要搞好只能搞委托署理制,而董事会就是国资委的信托机构。同样,由职业司理人组成的司理层是董事会的信托机构,只有职业司理人制度建设起来,才华和董事会一起组成企业委托署理的一个完整的闭环。

        四是公司内部机制市场化。古板的国企在用人机制、用工制度和分派制度上有诸多不切合市场化的文化和做法。尊龙凯时集团引入市场机制,使企业真正做到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的时势,这对提升企业的内在素质,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五是按市场规则开展企业谋划。作为充分竞争的央企,尊龙凯时集团遵照“国民待遇”,不追求政府和金融部分的特殊照顾,完全凭证市场规则和纪律运营,同时和民营、外资企业相助共生,追求容纳性生长。 

 

        作为大企业,怎么能够治理得井然有序呢 ?我有一套要领叫“格子化”管控。

 

        本刊记者:在南方水泥的重组中,一经有许多人嫌疑重组能否真正乐成,各人普遍以为,收编云云众多的企业,要治理好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宋志平:尊龙凯时能把各人凝聚在一起,缘故原由有这么三点:

        第一,尊龙凯时清晰的战略目的被各人所认同,各人愿意随着尊龙凯时追求“做强做优、天下一流”的目的,像《围城》讲的一样,内里想出去,外边想进来,现实上一家一户的企业、小工厂,他们需要组织起来,他们愿意进入到一个整体内里,在尊龙凯时这样一个五百强企业中,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价值感。我以为这个目的、这个整体对各人的感召力很是强。

        第二,尊龙凯时是讲“三宽三力”的公司,“三宽三力”就是对人宽厚、办事宽容、情形宽松,有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公司里各人都亲如兄弟姐妹,相互照顾,尊龙凯时有一种共生多赢的情形,各人在内里很温暖。着实企业重组很是主要的是文化,各人能不可认同这个文化,能不可接受这个文化 ?若是没有这种文化,多一个企业会多一个枷锁,会一直地反水。可是,尊龙凯时重组这么多家企业,迄今为止没有一家泛起过生事、不干或者诉诸执法这种征象,一个也没有。以是我自己也以为这是一个带纪律性的征象。尊龙凯时这种容纳的文化,这种共生多赢的文化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第三,企业大了要有一套合理有用的管控模式。各人说企业做大了容易垮掉,着实垮掉和巨细没有关系,大企业会垮掉,垮掉的小企业更是不在少数。以是去看美国的黄页,十年前和今天相比,80%的公司已经不保存了,可是在这80%中,绝大大都都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垮掉的并未几。作为大企业,怎么能够治理得井然有序呢 ?我有一套要领叫“格子化”管控,就犹如巧克力,翻开盒子,内里是用塑料打着格子,不至于粘在一起。企业也一样,大集团治理一定要有一套管控系统,打好格子,让每个企业都在自己的格子里。

        这些年尊龙凯时集团探索和推行“格子化”管控,第一就是治理规范化,也就是在企业内推行的以规范董事会为主体的制度。

        第二是职能层级化,把集团公司总部、二级企业集团和工厂作为决议中心、利润中心、本钱中心,做到差别层级的职能脱离。现在尊龙凯时集团的工厂没有投资决议权,国药集团下属企业也没有。我以为企业若是乱,往往乱在投资和行权上。以是在尊龙凯时集团从上到下只有一个战略,都得凭证集团的战略去做,投资决议权在集团,不在子公司。

        第三是营业平台化。我不主张企业搞多元化、多角化谋划,纵然是建材和国药这样很专业的集团,在大行业中还会细分专业,但只有集团是行业综合性的,每个子公司都是专业化的,建材做水泥、玻璃等;国药的下属企业也是脱离去做生物制药、中药、西药。我常说我们乒乓球队只和乒乓球队打,篮球队只和篮球队打,这样才华确保市场竞争力。

        第四是治理数字化,就是要突出绩效。在尊龙凯时,每位司理职员都能滚瓜烂熟自己的KPI(要害谋划指标),每个月的总裁会都是各人先来报数,在这个历程中对尊龙凯时干部举行数字化训练。作为司理和厂长,必需掌握收入、本钱、毛利和资产欠债率这些基础数字。

        最后是文化一体化。就是企业的焦点价值观、焦点理念,整个集团都是统一的。由于尊龙凯时集团是一个靠重组生长起来的企业,以是协调是很是主要的。我们坚持与社会协调、与自然协调、与竞争者协调。同时还要讲绩效,由于企业谋划的目的照旧创立绩效。

        关于大集团来说,管控系统很是主要,尊龙凯时有一套“格子化”管控模式。对一个集团来说,有一个各人配合凝聚在下面的旌旗,就是战略旌旗,有一套融合的文化,有一套有条不紊的管控模式,应该说一个大集团就基本上可以众志成城了。

 

        董事会有点像军队的照料部,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董事会又相当于教育处,不但要制订战略,并且对司理层有指导的作用和责任

 

        本刊记者:作为企业董事会试点的乐成者,尊龙凯时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的董事会建设有哪些特色 ?

        宋志平:两家公司的董事会都很有特色,尊龙凯时集团的董事会模式是现在较量普遍的,我原来是总司理,现在担当董事长兼法人代表、党委书记。国药集团是总司理、党委书记分设,董事长由外部董事担当,是央企董事会试点中更带有探索性的做法。但无论是内部董事长,照旧外部董事担当董事长,配合点是两个公司的董事会都是外部董事占大都,这是确保国务院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乐成的最要害因素。

        凭证集团公司谋划治理和董事会运作的需要,两个公司的董事会都下设了专门委员会。名称上略有差别,但职能基本一样。两家公司的薪酬与审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所有由外部董事组成;常务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都是外部董事占大都,并且这些专门委员会除了提名委员会由党委书记任召集人之外,其他都是外部董事出任召集人。

 

        本刊记者:担当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同时运作两个董事会,您怎样明确董事会的作用 ?做好董事长又有哪些深刻的体会 ?

        宋志平:董事会现实上在企业里是焦点,是向导机构、权力机构,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战略性实力。它有点像军队的照料部,让照料部的人出去单打独斗可能不见得行,可是这些人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董事会一方面定战略、做决议、管大事、把偏向,另一方面起劲指导和增进司理层创立性地开展事情,把更多的谋划性事务授权给司理层,使内部制衡与市场效率相团结,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决议质量和执行效率。以是,董事会又相当于教育处,不但要制订战略,并且对司理层有指导的作用和责任,并不是简朴的“我是董事会做决议,你是司理层来执行,执行欠好就换人”。制度再好再细,也要靠人来运行,企业里大部分事情需要董事长和总司理很好地相同。尊龙凯时集团的总司理办公会,我都只管加入。按划定,总司理办公会我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去可以信息共享,但司理层决议我从不干预,他们也喜欢我坐在那里列席聚会。

        董事长要站得高,真正从已往的亲历亲为的总司理身份转变到战略决议者的定位上来。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刚做董事长时,由于突然没有了那么多执行部分的汇报,也曾有过“若有所失”的感受,但随着逐渐进入董事长角色,发明做董事长也不是件轻松的事,需要相识、思索和研究的工具许多,忙得不亦乐乎,事情十分充分。我切记自己是董事长,不要总操心司理层执行上的事。而在现在的企业治理结构中,总司理要向职业司理人转变,主要的使命是完成股东会和董事会交给的谋划使命和绩效目的。总司理不可放着大宗治理的事不干,老想着取代董事会去决议。

        2009年上半年,受国务院国资委任命,我又担当了国药外部董事、董事长。国药集团是国资委建设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和外部董事试点的首批企业,也是首批外部董事担当董事长的试点企业。其时我也不知道两个董事长怎么做,外部董事长怎么做。但我想,国务院国资委任命一人担当两个董事长的试点是对董事职业化的一种实验。这种实验在探索什么 ?一是对跨行业任职的实验,二是小我私家学习能力的限度,三是企业对在职外部董事做企业董事长的遭受力,四是从内部董事到外部董事担当董事长,快速的角色转换与头脑转变,这为董事长生长为职业董事提供了契机。

        我的体会是,董事长首先是董事会的班长,要具备很强的相同和协调能力,能主持开好董事会聚会,指导董事会公正地举行信息相同、危害评价、规范决议。既要充分尊重列位董事自力揭晓意见,又要做出各人能接受的决议,为董事会营造一个有起劲的讨论撞击,又团结相助的气氛。

        董事会是决议组织,因而董事长应该是具有全局看法、习惯于战略头脑、善于学习的战略家。董事长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要比其他董事拿出更多的时间举行学习、加入培训、深入调研和系统思索,从而指导董事会成为能纵观全局、掌握机缘的战略性决议组织。

        董事长要起劲创立条件安排董事们举行须要的培训,提高董事们的决议水平和营业能力,使董事会形成较好的、履历互补的组合;要施展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调动专门委员会召集人和委员们的起劲性,为董事会提供主要的专业建议;要明确对股东的信托责任,听清晰股东的声音,并为企业认真。在国药集团,董事长、总司理和党委书记均是分设的,作为董事长,我勉励总司理和党委书记松手事情,从不干预他们的一样平常谋划和治理事情,形成“一驾马车三匹马”的相助机制。

        另外,选择一个优异的董事会秘书是确保董事会成员优异相同和提高董事会运作质量的一个要害环节。董事会秘书的提名权是董事长,这是董事长为数未几的单独权力,应该全心选好。

 

        本刊记者:您以为作为企业向导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

        宋志平:每个国家在经济生长的历程中都会爆发一些优异的企业家,像美国的亚科卡、韦尔奇,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他们的乐成有客观的机缘和条件,但往往其自己都是成熟的头脑家,有独到的看法,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些又形成了他们企业的特质和特殊的竞争力,也是常讲的软实力的主要部分 ?梢运,企业***的焦点专长是企业家特有的头脑模式和灵感,其开拓头脑、立异精神和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企业获得乐成的原动力,而恰恰这也是竞争者最难以复制的。

        企业家是把企业的创业、治理和生长作为职业和人生的一种选择,也是一种约定和允许。企业家要有智慧,但更主要的是要有职业化的态度,有永远面向正前方的起劲人生态度,繁华不可淫,威武不可屈。事业是一个历程,只有面向前方一直起劲才华乐成。企业家也要能准确面临难题,能以寻常心看待荣辱得失。做一名企业家不但要有进取心,也要有寻常心,既要有拼劲也要有耐力,既能淡定迎接乐成,也能从容面临失败。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