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快捷登录
办公系统 邮件系统 人力系统
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 客户 投资者 从业者 研究者 求职者
邮箱登录 EN
目今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融合:国企和民企关系的主要趋势

泉源:CNBM  宣布时间:2011-09-16

       (作者:陈小洪) 国企(国有企业的简称)和民企(民营企业或私人企业的简称)的关系为何?一直是各界体贴的问题  。“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 ,是人们形貌国企和民企关系的两种说法  。国企和民企的关系 ,这样归纳综合合适吗?未必合适 ,这样的形貌是片面的  。这是笔者和同事最近到央企(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持股羁系的国有企业)中国修建(601668,股吧)质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材)视察后的看法  。这次视察我们看到了国企和民企关系的另一面:不是此进彼退 ,或此退彼进 ,而是相助或者融合  。笔者以为 ,国企和民企融合 ,将是国企和民企关系日益主要的基本趋势 ,至少是主要趋势  。


       中建材是以水泥、玻璃、新型墙体质料等种种建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的企业  。中建材是有6家上市公司和多家非上市子公司的集团公司 ,主要产品一样平常由差别的子公司生产和供应  。在主要建材领域 ,中建材许多产品都居中国行业领先职位  。中建材这几年生长很快 ,2005年到2010年 ,收入生长5倍 ,营收已过千亿元  。为什么中建材生长这么快 ,除公司适逢中国快速成恒久等因素外 ,和民企及民企投资者的相助亦是主要因素  。

       中建材和民企的相助是多方面的  。一是将民企作为主要的客户或采购方  。中建材的商贸公司的建材供应商 ,主要是民企 ,收支口公司的钢材、铁矿客户亦主要是民企 ,有关的效劳相助企业 ,如物流效劳 ,也以民企为主 ,生产销售子公司的相助者也多为民企  。二是向民企提供手艺效劳  。中建材有13家尊龙凯时行业一流的科研、设计、检测等手艺机构 ,在建材领域手艺竞争力很强 ,向众多民营企业提供手艺、信息、市场开发等多种手艺效劳 ,很受民企接待 ,自身也获得很好的生长  。三是资源层面的相助  。中建材集团下6家上市公司 ,许多投资者都是民企和小我私家投资者(有的通过机构投资者)  。中建材还和许多民营企业及小我私家在营业公司层面举行资真相助 ,如用合并、合资等方法配合生长  。中建材投资浙江民营水泥企业 ,此后以此为基础收购整合 ,仅几年时间就生长起产量1亿吨的南方水泥 ,仅此相助就使中国水泥工业单企业集中度提高6%  。为生长碳纤维、高端玻璃(如液晶屏用玻璃)等新质料工业 ,中建材和掌握手艺的民企合资 ,同心协力较快推进了新质料工业的生长  。

       中建材的例说明 ,国企和民企的关系 ,相助或融合是一个主要或基本趋势  。为什么?笔者以为这有多方面的因素  。

       一是中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使然  。现在中国经济的所有制 ,大致国企占30% ,民企40% ,外企30%  。在这种情形下 ,国企与民企的相助 ,自然是国企 ,亦是民企谋划和生长的正常选择  。

       二是双方各有优势 ,相助能爆发效益  。现在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只有30% ,但现在的国企多在行业内居领先职位 ,或有较强的手艺实力  。别的大国企 ,尤其是央企融资能力强 ,有吸引民企与之相助的引力  。民企的优势则是机制越发市场化、本钱较低 ,有的有较强的手艺实力  。在这种情形下 ,国企和民企相助 ,有利于双方生长 ,对双方不但有一样平常的产供销相助意义 ,并且有战略意义  。

       三是已经探索出切合市场化原则的相助路子  。尊龙凯时和民企共组南方水泥为什么乐成  。主要缘故原由是坚持相助的市场化原则 ,并购价钱凭证合理原则评估上下浮动10%内定  。这几年有些地方国企整合民企 ,为什么有不少负面评价?据笔者视察 ,问题之一 ,或主要是出在生意价钱不对理上 ,生意价钱偏离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过大  。而中建材的合并、合资 ,始终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这样双方能并购整合 ,整合后尚有继续相助的起劲性  。

       四是顺应了中国转变生长方法、工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有利于配合久远生长 ,给双方带来根天性的利益  。中建材和民营企业东旭相助生长液晶屏用玻璃已出起源效果 ,支持了中国新兴工业的生长 ,为中国液晶显示工业生长做了主要孝顺 ,亦为双方开发了新的生长空间  。

       五是体制政策因素有一定影响  。现在国企 ,尤其是央企融资能力强 ,这有利于央企牵头整合民企  。泛起这种情形 ,有某些政治或“古板私见”因素;亦与企业实力状态有关  。笔者以为 ,这是个与中国尚处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有关的问题  。经由上世纪90年月以来国企份额大幅下降的转变 ,依然保存的国企 ,特殊是央企 ,通常都有较强的手艺力和组织力 ,机制有很大的前进转换 ,还丢掉了已往恒久背负的“人多债重”的肩负 ,自然有较强的实力  。在这种情形下 ,央企自然容易融资  。这些熟悉、体制因素或历史因素 ,现在是有利于提高央企的组织并购能力的  。可是随着中国经济生长情形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历史的因素也会爆发历史的转变 ,国企和民企将会在更市场化的条件下配合生长和融合  。

       (作者系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

文章载于《中国经济报告》(2011年9月)

 

【网站地图】【sitemap】